自康熙十五年一场巨大的水患之后,年轻的康熙帝设科开举招纳治河贤才,二十四岁的落第举子陈潢脱颖而出,长于治河。年轻的康熙帝不拘一格,将他简拔而出。陈潢与同样有志于治河的靳辅搭档,跨越半个世纪的栉风沐雨,历经了康熙朝几次大政治风波。年轻敢言的陈潢死于奸臣结党的污蔑之下,临死前留下治河名著——《河防述要》。康熙五十一年,台湾收复,准格尔平定,黄河安澜,河水转清。康熙帝探访扬州,见到了河神庙。庙中塑着靳辅、陈潢的像,仁人志士,遗爱自在民间。
干了一辈子刑警的刘玉生被任命为见义勇为基金会的秘书长,初到基金会的他对工作多少有些不适应。因耳闻目睹了一些见义勇为的英雄们因为被救者的懦弱和社会保护机构的不完善而饱受冤屈时,他决定为见义勇为基金会聘请律师,著名律师王羽佳的毛遂自荐,记者苏丽丽的挺身而出更让刘玉生对基金会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但在现实生活中,见义勇为的成本是很高的,一旦被人讹上,这个成本往往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一个中学生在街上救助一个晕倒的老人,反被老人的亲属讹诈,刘玉生主导了这个事件在社会上的讨论,在舆论上和法律上,对这类见义勇为行为给予了支持,使得人们那颗愿意帮助人的心得到了慰藉。在他们的不断努力下,社会空气得以净化,见义勇为基金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刘玉生对这份职责也有了全新的认识。